400-800-9940

(工作时间:9:00-18:00)

P2P的转型之路有多痛?

2016/11/15 11:59:35|
我要分享:

8月24日,银监会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部门发布网贷监管细则——《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可以说中国的P2P网络借贷行业在经过过去几年的从“草莽时代”到“靠山时代”再到“并购时代”等多个周期的变迁,未来将要走向“价值回归时代”。


过去三年,网贷行业经历了潮起潮落。前两年可以说是行业高速发展的时期,网贷平台数仅2014年就新增了近1000家;但到了今年,却是分外痛苦的一年。网贷行业自形成以来由于监管政策和体制缺失、业务边界模糊、经营规则不健全等,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和风险隐患。作为互联网金融业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部门自然不会放纵其野蛮生长。


《暂行办法》解读


(1)平台必须备案。


任何从事P2P业务的平台,都必须到当地的金融办进行备案登记。未备案的,是不能营业的。


解读:备案的目的,实际上就是为了后续的监管。例如定期的报表要报送的监管机构,还要接受监管机构的一些日常巡查等。所以备案是一个基础。


(2)明确P2P平台不能做的事,即所谓负面清单。


包括不能自融,不能做资金池,不能平台提供担保,不能承诺保本保息,不能自己放贷,不能销售资管计划、银行理财、信托等产品。

解读:以上禁止的清单,绝大部分正规经营平台,是本来就不会去做的。但贷款期限拆分和销售其他理财产品,则是第一次明确提出来的禁令。

(3)不能开设线下的销售网点。


平台主要是基于互联网开展业务,线下如果要设立实体网点,也只能用于进行风控,绝对不允许用于进行销售。也就说,以后像“e租宝”那样全国设立销售分支,是明令禁止的了。


解读:线下大量发展销售队伍,本来就有传销之嫌,这个规定,算是堵住了这条路。“伪P2P”,大部分都是靠线下来做业务的,互联网上的流量不大,这样的平台,接下来可能会遇到困难。


(4)应当使用电子签章、可信时间戳等手段,确保电子合同的效力。


即电子协议不是一份普通的电子文本,必须要加上电子签章、加上可信时间戳,使得合同具有防篡改,具有法律效力。


解读:如果投资的P2P平台,没有电子签章,那就要注意了。


(5)客户资金银行存管。


这个也是很早就提出来了,此次监管细则相当于进行了最终的确认。银行存管的意思,就是投资者的钱,必须是存放在开立在银行的账户中,而且是以投资者的名义。但存管,银行仅仅是按照指令来进行资金操作,没有义务来审核项目的真实性,项目出了问题,与银行无关。


解读:接下来,各家平台都会正式开始迈向银行存管,具体的实现方式,主流的还是要通过第三方支付与银行签订协议来完成。银行提供账户,第三方支付提供整个系统。


(6)信息披露。


信息披露,首先是项目的信息要全面、完整、真实;其次是平台整个运营的数据要全面披露,例如借款人、待收余额、借款集中度、逾期率、坏账率等等。尤其是第二类,关于平台的信息披露,接下来是强制性的,并且,要经过第三方事务所的审计。


解读:透明是最好的控制风险的工具。这次信息披露,是作为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明确了披露的内容和信息报送的要求。


(7)风险提示和出借人的评估。


这点与证券行业的规定有些类似,就是在投资前,一定要清楚地告诉投资者项目风险所在,同时对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来决定投资产品。


解读:这个主要解决了很多平台的不负责任的虚假宣传,今后凡是带有“保本保息”字样的宣传,都是违规的,要坚决远离。


《暂行办法》实施效果


截至本文完成之日,《暂行办法》已经实施了近两个月的时间,但在这仅仅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暂行办法》的效果已经开始显现。


P2P平台数量明显减少


截至2016年9月底,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为2202家,相比8月下降了33家,相比2015年同期下降了215家。预计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仍将进一步下降。监管趋严、风险事件时有发生、投资人信任度降低、获客成本激增等因素,都加速了网贷行业的大清洗。


截至2016年9月底,累计停业及问题平台达到了2076家,9月单月停业及问题平台达98家。随着《暂行办法》的推出,停业转型数量要明显多于问题平台数量,其中问题平台40家(跑路32家、提现困难8家),占比40.8%;停业平台58家(停业57家、转型1家),占比59.18%。


网贷利率回归理性


2016年以来,网贷行业的综合收益率在持续下行。2016年9月,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首次跌破10%,为9.83%,环比下降了0.25%,同比下降了2.8%。《暂行办法》出台后,网贷平台资产端竞争加剧,且合规调整成本增大,部分平台主动下调综合收益率,行业综合收益率相应下行。


利率下调能有效降低投资风险,也说明网贷行业正加速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数据显示,主流综合收益率区间仍分布在8%~12%,平台占比为46.37%;其次为综合收益率在12%~18%的平台,占比为35.41%,8%以下低息平台占比继续增加,为11.42%。


行业综合收益率下行符合我国资金成本处于低位的现状,网贷的利率包含基础的无风险利率和风险溢价两部分,降低风险溢价有利于降低网贷风险,更好地保护投资人利益。而与此同时,应该关注的另一个现象是网贷交易规模持续增长,这表明投资人决策趋于理性,在追求高收益之余更加看重安全。


P2P的转型之路选择


与此前的征求意见稿相比,《暂行办法》要更为严格,借贷限额的设置将对大额标的业务平台造成一定冲击;P2P平台落实信息披露的规定也是为行业透明化铺路;网贷平台需实行自身资金与出借人和借款人资金的隔离管理,不合规的平台将被迫清退出局。


这一政策的出台,对做大额业务的平台来说,紧接着面临的就是整改转型。各家P2P平台都在积极筹划,准备按照《暂行办法》要求全面进入整改时期。然而,对目前市场上的大多数平台来说,整改转型并非易事,如何在保障利益的同时,又能使平台符合《暂行办法》要求规范合规,是当下很多平台最关注的问题。


方向抉择——符合转型需求


按照《暂行办法》,同一平台个人最多借款20万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组织最多借款100万元;不同平台个人最多借款100万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组织最多借款500万元。此外,负面清单的第八项规定,禁止平台开展类资产证券化业务或实现以打包资产、证券化资产、信托资产、基金份额等形式的债权转让行为。


这意味着行业2000多家网贷平台业务必须转型。而潜力大、合规性好的消费金融业务相对更容易符合网贷监管细则要求,因此成为众多P2P网贷平台转型的首选。当前我国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仍然存在,不少企业经营面临较大压力,相关平台业务存在潜在风险。但消费金融业务不同,随着人们消费理念的改变,P2P网贷平台消费金融业务近年来增长较快,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网贷平台布局消费金融业务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为了业务转型,从对企业借贷转向对个人借贷,二是因为消费金融增长潜力巨大。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逐年攀升,经济增长动力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消费升级趋势明显。我国居民消费需求正从生存必需品消费转向改善型消费。另外,随着80后、90后新生代消费人群的成长,我国消费人口的结构也发生了转化,更多消费者拥有超前消费的观念等,诸多因素都有利于未来消费金融业务的发展。


与此同时,目前我国消费金融仍处于发展起步阶段,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消费金融市场渗透率较低,未来发展空间大。有机构统计预测,2015年除房贷以外的一般性消费金融贷款余额已接近5万亿元,未来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26%以上,到2020年将突破15万亿元,届时其整体规模将是现在的3倍。这也意味着网贷平台未来在消费金融业务上有着巨大的增长空间。


生存法则——差异化求生存


自2009年我国开启消费金融市场改革以来,经历了一段时期的野蛮生长,涌现多元业态,目前按照参与主体划分,大致可分为金融系、电商系和实业系。参与各方优势各异。比如,金融系胜在资本和风控能力,电商系胜在数据和流量,实业系胜在场景和产品。P2P平台如果现在想切入消费金融市场,若无对应环节的资源积累,难度较大。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机构相比,各有优势。在消费金融领域,二者之间存在差异化竞争,在发展时应各有侧重。传统金融机构服务的对象包括了很多机构客户,其商业模式、市场拓展等方面都比较成熟,而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客户主要是个体,小而分散的特征非常明显。传统金融机构没有人力物力覆盖所有的人群,特别是一些中低收入群体享受到的消费金融相关的服务较少,这一群体对应的市场可能会出现迅猛增长。另外,农村消费金融市场目前正处于萌芽阶段,这一领域未来发展潜力也较大。


如果网贷机构去争抢信用卡人群的消费金融业务,将面临来自银行和大型互联网公司的竞争,胜算不大,需要走差异化的发展之路。在我国,18岁至55岁的信用卡适龄人群约10亿人,而信用卡人群目前只有2亿多。对于大量非信用卡人群,无论是银行还是大型互联网公司,都需要时间成本去积累非信用卡人群的数据和风险样本。如果P2P网贷平台在风险上有能力服务非信用卡人群,而不是与银行和大型互联网公司去争抢存量市场的话,空间还是很大的。


相比其他金融机构,P2P网贷平台优势也很突出,其开展消费金融业务可以实现全程线上操作,而商业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目前仍以线下模式为主。“全程线上无疑具有很多优势。线上模式在获客、运营等成本上有明显优势,且可以快速实现全国化的布局。”张俊说,传统的金融机构大多不区分用户的信用等级,采用统一的风险定价策略,这意味着信用良好的用户要承受与信用较差用户一样的费率成本。而现在一些走在前面的P2P网贷平台在风险保证的前提下,已经可以实现对不同信用等级的用户进行差异化定价。



痛点不少——征信、风控成难题


据调查,目前已有数量可观的P2P网贷平台布局了消费金融业务。从业务模式上看,主要有两类模式:消费抵押贷和消费分期贷。消费抵押贷实质上只是明确借款额度较小,并不能明确其借款目的,而消费分期贷重要的一点是与消费场景结合,既明确了借款目的、降低了借款额度,同时也满足了有消费需求但消费能力不足用户的需求。


无论是采取哪种业务模式,要想在激烈竞争中胜出都非易事。具有成熟信贷风控技术、较强征信能力、良好股东背景的平台,以及拥有较高成交量和人气的平台在互联网消费金融领域有望赢得一席之地。目前我国征信体系并不完善,征信数据的覆盖范围较窄,尤其是目前我国P2P网贷平台尚未纳入央行征信系统。如何获取更多的个人征信信息,正成为开展消费金融业务的难点,而具有征信能力的平台,在个人征信数据的获取上便占有优势。


除了征信难题,风控问题也是业内公认的痛点。张俊表示,互联网金融的实现方式虽然是通过互联网技术,但其本质还是金融,关系到对风险的识别和定价,P2P网贷平台开展消费金融业务也离不开对风险的把控。


对机构借贷和对个人借贷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资产类别,两者的风控模式也不一样,而消费金融针对的是个人用户,一些前期个人借贷业务开展较多的网贷平台会具有一定优势。


规模大小不同的平台在转型过程中,还应该有各自业务的侧重点。规模大、知名度高的P2P网贷平台,可借助自身积累的流量与数据,在用户体验方面发力。比如一些网贷平台推出的‘大数据智能风控系统’,借助技术降低人工干预成本,提升业务办理效率。消费金融往往额度较小,客户对于利率成本的敏感度相对较低,对于用户体验方面的敏感度则相对较高。P2P网贷平台在业务流程顺畅度、业务办理速度、信息提示等方面如果服务细节到位,便有望在消费金融领域立住脚。


对于中小规模的P2P网贷平台而言,如果要切入消费金融领域,必须走“小而美”的路线,要在细分领域开拓挖掘新的消费需求,同时依赖于特殊的资源导入,如地域性的客户资源、垂直领域的消费场景开拓或者风控优势、特殊的渠道资源等。另外,细分程度高、标准化程度低的消费金融业务,对于很多中小规模的P2P网贷平台来说,也都意味着机会。

鸿信P2P在线客服

  • 北京销售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北京销售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售后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售后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电话:010-58408369
  • ↑ 返回顶部